西安鼓楼怎么进?
西安鼓楼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钟楼之北400米处,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城门楼,是中国現存最大的鼓楼。
鼓楼在唐长安皇城朱雀门大街北的迎春门内,北宋时在唐长安皇城并城垣的基础.上,以原朱雀门大街北沿城垣中部开北门安上门,并于安上门内大街两侧分建钟楼和鼓楼。元至元三年(1337年)将唐长安皇城并入长安城,迁安远门于旧长安皇城南面中部另筑新城,同时将钟、鼓两楼从安上门内迁至新筑新城正北城门北门内,称钟楼、鼓楼。明初拆除钟、鼓楼及西安府北城门,于鼓楼旧址另建新楼。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修。
鼓楼建在用青砖、白灰、桐油砌筑的方形台基上,楼身三层重檐,通高33.4米,宽52.6米,长50米,砖木结构,斗拱飞檐,雄浑亮丽,蔚为壮观。楼内有楼梯盘旋而上可达三楼。楼中楼上悬有“文武盛地”横匾。登上三楼,可眺望全城景色。三楼楼上东、北、南三面各有小匾额一方。东为“声闻于天”,北为“声震秦晋”,南为“形胜甲天下”,为著名书法家谢德萍的手笔。
楼上悬挂着36面巨大的鼓,雄浑壮观,气势辉煌。这些大鼓皆为明代初年所制,每面大鼓都重约一百斤,全鼓由鼓身,鼓钉、鼓环、鼓架四部分构成。鼓身由坚硬厚密的桐木或椿木做成。鼓面是用坚韧的公牛腿肉皮覆盖,用绳扣紧,绷得非常结实。鼓环是用白铜铸成。整面大鼓,造型朴实,用料考究,坚固耐用。击之,则声传几里,震撼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