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铁大脑在哪?

溥嘉琪溥嘉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有意思,去看了才知道。 先说一下结论,以目前的技术能力,无法实现对全网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这里的实时是超短时间窗口,如30s、1min的采样);离线分析可以实现,但是代价就是效率低且很难适应突发状况的变化。因此目前的做法是,在局部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和反馈(主要是对异常数据的报警),在网络可行的情况下,尽量实现对所有数据的收集。

在实地参观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其实也面临很多的困难,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原因所形成的系统之间的独立,另一方面则是现实情况下的复杂多变难以应对。其中最让人感觉深刻的是他们在面对未知问题和挑战时的那种“一切从头开始”的精神和态度。的确让笔者感觉钦佩。

通过交谈了解到,如今他们已经实现了对重点设备的远程监控,例如通风机、照明开关等,当然这些设备都是易于检测的。而对于像屏蔽门这样需要人工干预才能完成的设备则还没有能够实现自动监测和控制,而且就算能够解决硬件难题,软件上也需要做出很大的调整。至于所有设备都联入一个平台,从技术上来说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成本问题。不过如果能够实现的话那就太方便了。

对于题主所说的“各个站点之间的信息传输”我想大概指的是各站点上报的各种数据和指令。这个实际上是通过环网实现的,只要将各个设备串联或者并联起来就可以传递信息。其实这跟互联网中的各种路由协议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应用在具体的设备连接上罢了。

最后,关于题主所说的“最优化调度”,我理解的应该是如何协调各方需求和资源的问题,毕竟交通方面的很多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所谓的最优化往往是难以实现的,或者是成本极高的。所以现实的策略往往是寻求一种折中的解。

师立伟师立伟优质答主

轨道交通综合安防系统。以云计算、大数据应用为技术基础,充分运用图像分析、智能视频处理等先进技术,搭建形成由“地铁大脑”为核心的轨道交通综合安防系统。系统可实现对车站、列车内高清视频覆盖,对可疑人员及物品等进行24小时不间断自动识别、智能预警,为反恐防范及案件追查提供智能化支持。

在地铁运营指挥中心内设置“地铁大脑”区域,区域内设有值班人员、安防控制、大数据展示三个功能区。值班人员通过操作工作站可实现对系统内所有视频终端、报警终端、巡更终端等设备一键式调用;安防控制区配备智能安防管理平台,可实现对前端所有设备的管理控制;大数据展示区配备有拼接大屏,实现视频信息、报警信息、数据信息的图形化展示。“地铁大脑”可对可疑人员、违禁物品等进行人脸识别、危险品探测、智能预警。

在具备视频监控功能的基础上,“地铁大脑”安防系统还具备智能视频分析功能,通过部署视频质量诊断应用,在视频源故障或传输线路出现异常时,第一时间报警给车站控制室和地铁运营指挥中心;部署遗失、遗留物品检测应用来防范乘客出现遗失或遗忘物品时发生危险;部署吸烟、跑动、逆行检测应用来防止乘客在地铁区域的危险行为。通过多种智能视频分析应用,增强视频监控系统的主动防御能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