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多少个景点?
西安市内有1000多个历史文化遗址,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全市有各类文物点34851处,其中有文物保护单位7900余处、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52处(含遗址23处) 西安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和遗址1281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5处。
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秦陵遗址公园是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墓,中国最早规模巨大的帝王陵园之一。始建于约公元前247年,至今仍在建设中。陵园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经过二百多年的建造,形成了内外两城和内外两湖的基本格局。
明秦王陵是明朝秦王一系十三代秦王的陵墓,也是现今所发现的明代藩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陵园建筑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被誉为“中华文明精神家园的象征”。现收藏文物37万余件。
大雁塔位于慈恩寺院内西北角,又名“大慈恩寺塔”,因安放玄奘的舍利而修建并成为现在的样子。现存的大雁塔为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大师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亲自主持修建的,当时有五层,后遭雷火被毁,唐代太宗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重建,高64.5米,现为七层八角式砖塔,通高64米,底层边长25.5米,塔身挺拔秀丽,通体各层都嵌有石刻造像共千余尊,并有石碑四座,其中以唐玄宗李隆基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同三藏圣教序记》最为有名,被称为“二碑”。 大兴善塔位于大兴善寺内,相传为隋朝所建,初名为“观音堂”,唐时改名为“大兴善寺”,宋代重修时又加建了此塔。
小雁塔原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初高150尺,十级,后于唐代末年被雷击,至明清时期渐成今日之模样,塔平面呈方形,底边边长21.6米,塔身挺拔秀丽,造型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是我国现存唐代建筑的珍贵实例之一,与大雁塔同为唐代著名高僧鉴真东渡日本所备的航标。 西安钟楼在古城的中心位置,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址位于今东大街东段,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移建于目前的位置。楼共三层,重檐歇山顶型。钟楼通高36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
鼓楼位于西大街北院门街南端,与钟楼遥遥相望。原址为唐代安邑坊的坊门,原名定福庵,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在南京兴建了鼓楼,西安鼓楼为明代建筑遗存。鼓楼坐北朝南,通高36米,占地面积1326平方米,基部为砖砌台基,上面分列排列着12条大砖柱,支撑出65个大小不同的开间来。楼上原有巨钟一口,直径4.2米,重达60多吨,每日黄昏时敲响,声响震彻全城。
西安城墙即西安明城墙,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至今已有600余年之久,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市垣墙。城墙周长13.7公里,高12米以上,底部厚24.5米,顶部宽12—14米。城墙上有敌台、垛口等军事设施。现在,城墙设有城门和角楼以及环城马路,成为西安一大景观。 兴庆宫遗址位于西安城东门外大街中段,原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东都洛阳时期的住所。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入京后,李隆基将此作为他的御苑,名兴庆宫。 曲江池是唐代长安城的园林名胜区,唐时这里池水环绕,花木繁茂,曲水流觞,亭台楼阁掩映其中,有芙蓉园、曲江池、杏园等数十处园林景区,是唐时文人墨客吟咏抒怀之地,唐朝许多著名诗人都曾在此留诗。现在,西安南郊已经建成了以曲江池为主体的大型文化休闲娱乐区和生态旅游区。 青龙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原名“灵感寺”。唐开元十六年改建为今名,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太傅英公李恪之孙李寂出家于此,法号弘法,从此寺院兴旺起来。青龙寺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当时日本、新罗(朝鲜半岛古国名,公元前57年至公元935年在位)僧人纷纷来此学习佛法。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逐渐荒废,但寺院内的古木却生长得异常茂盛,到了民国时期已有百余株,其中有一株高20多米,周长超过六米的千年银杏树,据说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栽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