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间祭祖?

危雯花危雯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太巧了,昨天刚好在豆瓣看到一位同学发的状态,他问“为什么清明要扫墓”,下面有各种答案。 我想补充一种不太常见的原因: 古时候的祭祀并不是只在清明节进行(当然现在也不是),而是随时随地的进行。《礼记·祭统》有云:“凡祭,启蛰而卜,清明而祀。”“启蛰而卜”就是说在惊蛰那天占卜定下祭祀的日期;到了清明则正式举行祭祀大典。

但这里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古人如何确定惊蛰在农历二月二,又怎么知道二月二就是启蛰之日呢?第二是为什么要在清明这一天祭祀而不是在其他日子。 关于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古代的节气是由官府立下的标准时间表,每年立春之后第一个五日谓之“立春五候”,每五天有一候,每隔五天制定一个节气,到清明已经是第二个五月了,所以节气表上赫然写着“立夏”。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我经过长时间的搜索资料终于找到答案!原来宋朝时朝廷规定,百姓家若有长辈去世,在冬至或冬至后第五丁日举行祭祀,称“冬祭”;若是在清明前后去世的,则在清明日或清明后第五日祭祀,称为“春祭”。 宋人周辉著《清波杂志》卷三曰:“京师风俗,既葬而后四时祭之……或遇寒食则具酒脯入墓所拜。”宋末元初人周密著《武林旧事》亦云:“世俗祭扫,多于寒食。今则同乎清明,皆用正月上辛,如月小加二日。”可见宋代北方民间不但承袭自唐代以来的寒食祭祖传统,而且把清明也划入了春季祭祀的范畴。

不过这种四季可祭的习惯到了元代被纠正了过来。元朝朝廷明文规定:清明、中元、重阳、除夕四个节日不得祭祀。 至明清两代,清明扫墓之风日盛,以至于唐时的“春祭”早就变成了现在的“清明扫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