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动物有预报天气预报?
在自然界,有许多生物都能感知到人类无法察觉的变化并对此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些灵敏的反应往往是建立在生物对环境变化(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雨等)的长期适应性基础上的,因此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生物气压计”。
例如生活在海洋深处的乌贼、章鱼等会利用体内导管将空气送入特化的眼睛周围肌肉,从而让它们可以自如地下潜、上浮及在海底行进;而海鸥在低气压来临前往往会盘旋得更久,鸣叫得也更剧烈…… 那是不是说,这些生物的生理机制已经超越了我们人类的科学水平,是可以预测天气的呢?
实际上,除了少数物种外,大部分动物的预知能力都有限。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它们的生存并不需要太准确的天气情况信息——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寒来暑往,规律不变;雨天还是晴天,早晚温差大还是小,它们也都可以适应。只有当外界环境出现急剧变化时,如沙尘暴或者台风来临前夕,它们才会显示出对于未来的预知能力。 不过,正如前面提到的,某些生物确实具有提前感知天气变化的能力。
比如鸟类就有感知气象的“生物钟”,可以让它们在恶劣天气到来前做好迁徙或躲避的准备。另外,鸟类还拥有特殊的嗅觉器官,能够嗅到远处的风暴,并在风暴来临前36小时开始补充能量,为长途飞行做准备。 那么,是不是所有鸟都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呢?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能够进行远程预警的天敌并不多,绝大部分鸟类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这是因为鸟类虽然可以通过嗅觉找到食物来源,但它们却无法像哺乳类动物一样储备大量食物以备不时之需。也就是说,鸟类必须不断地寻找新猎物,而无法像哺乳动物一样潜伏下来等待机遇。
这也是为了适应飞翔生活的结果:如果鸟类要储存大量的食物,它们就必须增加身体脂肪的比例,鸟类的体形就会变得肥胖,这样的飞行动作就会失去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