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比国际时间早几个小时?
“北京标准时间”和“世界标准时间”的区别,与“东八区区时” 和 “西三区区时” 没有本质区别。都代表的是 东经120°(原初设时经度) 的地方时(即以这一经线为起点,自西往东数时区的那一个区时——因为 东经120°地方时有夏令时和冬令时的区别而使区时有变化,但无论什么时节,从西往东数的第几个是固定不变的)。
之所以说二者没有本质区别,是因为当把 中国大陆的标准时间定为 北京时间后,我国所有公民的手机、手表等一切电子计时设备在设置时钟的时刻都要加上8个小时;相反,如果把 世界标准时间定义为0时,那么所有外国公民的上述设备时间的设置都需要减去7个小时。也就是说,“北京标准时间”和“世界标准时候”仅差7个小时而已。 而这7个小时正好就是东八区与西三区的区时差(注:我们通常说的“北京时间”其实是指“东八区区时”——因为我们所在的地域是在该时区内;如果某地不在该时区内,则必须使用“世界标准时间”)。可以说“北京标准时间”和“世界标准时刻”没有任何本质区别。都是基于 东经120°地方时计算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古代是采用“定朝仪”的方法确定官署每天开始办公的时间。也就是以初升的太阳作为全天开始的标志。所以中国古代有“上午”“下午”的概念却没有“晚上”的概念——夜晚是被子时代人们睡意的代名词。
因此古人所说的“子时”(现代汉语中“子时”指23点至1点)其实不是现在意义上夜晚的开始而是正午或者傍晚(注:古时一个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现代2小时)。古书中的“卯时饮卯酒”(《荆楚岁时记》)就是指今天早晨的7点到9点这个时段。而卯时在古书中又常做“破晓”解,可见古人所谓的卯时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