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荔枝湾好玩吗?
荔枝湾具体位置在光孝寺的对面,原是荔湾区一条纵横交错的荔海,有荔树无数。现在经过改造,修葺一新,成了广州一个有特色的景点。 晚上去最好了,可以看到灯火辉煌,岸上树影婆娑,水里倒影粼粼。微风拂过,带着淡淡的芬芳,令人神往。
在这里散步、聊天、看水、拍照……感觉时间都静止了。如果这时身边有一个互相爱慕的人,那感觉肯定更美好! 走到“文塔”底下,有石头古塔一座,旁边有小桥流水。这里也是拍摄夜景的好地方,有塔、有桥、有流水,还有灯光,拍出来的照片非常有意境。 沿着河堤一路走回家,心情无比舒畅。
在荔枝湾还可以租船游河。如果你不想走路,可乘坐小舟顺流而下。船夫摇着橹,缓缓而行。两岸景色如画,你尽可以坐在船上吹着微风,聊聊人生,谈谈理想……好不惬意! 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可以到荔枝湾的隧道里逛逛。那里有一条300米长的灯带,五光十色,非常漂亮。据说那里曾举办过灯光节,所以留下来很多装置艺术。白天没看到,晚上可以去看看。
无论哪一湾,都自有它的姿态,或平静、或喧嚣、或广阔、或狭隘、或碧青、或浑黄,或汹涌澎湃、或潺潺静静。
但这些都不是,今天要说的那一条——
它是广州二千二百年城脉的源起,孕育了西关古老而深厚的民俗文化,在岁月流转中,沉淀了无数典故和传说,见证着粤剧、龙舟、探花、十三行、小凤仙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
而它绵延十多里的河段上,还分布着粤剧博物馆、“三雕一彩一绣”、陈廉伯公馆……乃至恩宁路骑楼街,也被它紧紧地揽在了怀抱。
它就是,广州城的心脏命脉——荔枝湾涌,是城内最长的古运河。
今天,“微改造·向美而行”媒体采访团来到了荔湾,第一站去到的就是有着‘小秦淮河’美誉的西关古驿道——荔枝湾。
荔枝湾,又称荔湾涌,位于荔枝湾涌上段,与泮塘相接,是广州市内最长的古运河。从西汉起就盛产荔枝,历史上曾因唐代黄姓人家在该处开渠引入西门运河,灌溉荔枝园,故又称黄龙溪。
据记载,北宋神宗熙宁年间,诗人苏东坡在广东担任官职时,酷好岭南荔枝,他曾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据考证,诗人笔下所指的岭南地就是如今的荔枝湾一带。
荔枝湾涌历经千年仍保存原有肌理,两岸古迹荟萃,人文鼎盛,民俗活动丰富。涌边泮塘有五秀(五仙、五秀、五乐、五宝、五味),沙面、荔枝湾、芳村有五香(法香、书香、酒香、肉香、果香),这里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
民国时期,这里更成为市民消闲娱乐胜地,湾边茶楼酒肆鳞次栉比,游船上琴瑟笙歌昼夜不停,更因此有“小秦淮”雅称。
今天所看到的荔枝湾,是广州西关文化源起区,也是一条充满西关风情的古文化休闲商业街,更是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岭南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广州西关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荔湾区政府以荔枝湾涌作为历史和现状上承载西关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来进行改造和建设,使该涌成为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文化景区。
2006年,荔湾区政府正式公布“西关民俗文化景区”总体规划,计划历时5年投资40亿,改造荔湾芳村“一江两涌”沿岸旧街区,重点是整治有2000多年历史的荔枝湾涌。
2007年4月开始,荔湾区政府启动“寻根问祖在西关”的大型活动,通过修缮古民居、征集民俗文化老人等途径挖掘西关文化,使文化复原与街区改造同步进行。
荔湾涌两岸古迹荟萃,人文鼎盛,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集中了广州14.6%的文物,有泮塘五约、文塔、华林寺、荔湾湖、金声玉振坊等众多景点,更有“泮塘五秀”、“沙面五香”等独有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