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区有哪些大学?
泻药。 广州海珠区,作为老黄埔的邻居。虽然这里大学众多,但好大学却非常少,目前只有两所211,即华南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不过,这不代表海珠区没有好的高校,实际上,除了这两所211外,其他几所大学也很不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些学校! 首先,我们按照距离远近来划分,由于老黄埔离天河区较近,所以把位于海珠区的大学分为两类,一类是“距离老黄埔较近的”,另一类是“距离老黄埔较远的”。
第一所:广东财经大学 广联达证券金融创新大厦 位于南泰路的广联达证券金融创新大厦里,有一所很厉害的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原名广东商学院)。
广联达证券金融创新大厦距离太古仓码头很近,乘坐地铁至中大北站下车即可到达。 从地铁中大北站D出口出来,步行大约500米就能到广联达证券金融创新大厦。 大厦门口有保安看守,需要身份证登记才能进入;进大厦后乘坐电梯直达9楼,就是广联达软件公司了。
广东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文、理、工、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的优势学科为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等。 目前,该校共有四个校区,除海珠校区以外,还有佛山三水、肇庆大旺、湛江东海岛三个校区。学校占地面积638亩,校舍建筑面积74.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3亿元。图书馆藏书276万册。
第二所:中山大学 中大北校区的中大山峰。 提到中山大学,大家肯定会想起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以及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但实际上,中大的北校区也位于海珠区。而且这里的建筑很有特色,很适合拍照! 如果乘坐公交车前往,可乘坐184路/190路/211路/227路至省荣军医院(荣校)站下。
第三所:华南农业大学华农北校区。 说到华农,很多人会想到华农的“正大门”——五山校区。实际上,华农还有个北校区,也是华农的主校区之一。 想要前往华农北校区,可以坐公交至动物园南门站下车。
第四所:南方医科大学 南医大原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原来南方医科大学就在广州。其实,这所大学的原身是第一军医大学,位于海珠区。
南医大的校园环境优美,非常适合学习。如果想体验军营生活,这所学校一定会让你满意! 如果是乘坐公交车或是出租车,可直接在手机上输入“南方医科大学”导航即可。 第五所: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简称“广中医”或“广药”。 广中医有“三元里”和“大学城”两个校区,其中元里校区位于本部的市中心地段,面积不大,但是历史悠久,始建于1924年。
如果要抵达元里校区,可乘地铁至三元里站C2出口或者火车站乘2号线至越秀公园E出口。 另外,该校还在大学城设有新校区。
广东药学院
广东药学院地处经济迅速发展、华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广州市。创建于1958年,原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分院,1969年南迁至广东省湛江市,更名为广东医学院,1970年并入广东医学院,先后曾用名广东医药学院、广东医科大学、广东医药卫生学校,1977年复校后定名为广东医药学院,1986年更名为广东药学院,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纳入国家普通高校序列,成为广东省药类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医疗技术和信息辐射中心。2012年成功申办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药学和中药学两个专业硕士点,实现了研究生教育的空白,为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奠定了基础。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是200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开设的天河教学部的基础上创建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2005年4月14日,经教育部批准确认为本科层次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2006年起停止招收专科学生。设有信息技术、管理、机电、外语4个系,38个本科专业和方向,其中艺术设计专业与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与产业中心联合培养数码艺术设计专业方向本科生,主要培养在数字媒体领域从事平面设计与制作,从事影视制作、建筑漫游、虚拟现实等方面应用型高素质技术人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原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创办于1955年,初名“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东省干部师 范学院”,1960年更名为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1964年停办。1978年教育部批准在原址建立全国文革后第一所教 育学院——广东教育学院,2010年3月,教育部批准,在广东教育学院基础上建立普通本科学校——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校在56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贯彻民主、开放、求实、创新的校风,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体,实施普通高等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服务基础教育和地方 经济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源于1983年成立的广东财经学院,现为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司法部共建学校,是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广东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前沿理论与政策创新研究、社会经济文化服务基地。 广东财经大学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财经法律行业发展为己任,坚持“德法兼修、知行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协同推进的发展模式。学校校园总面积2275亩,校本部设置36个二级学院(校区、部),14个校级或省部级科研机构,建有各类实验室、实验中心(室)24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万多名,成人教育本专科生2万 多人。现有专任教师1200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19人,副高职称教师431人,博士445人、硕士63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