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几天之内最准?
看了上面答案,感觉气象专业的很多大牛都来过知乎…… 不过从个人从业经验来看,国内气象服务(包括天气和气候产品)的准确度还很难得到保证。影响气象服务精准度的原因有很多。 以目前国内的气象观测系统来说,能够提供逐分钟值的概率非常低,大多数情况是1小时、6小时或者12小时的平均值。这样平均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无法及时消除瞬时异常值的冲击。以温度为例,如果气温上升/下降超过一定阈值,系统就会自动判断为极端事件并显示在预报结果中。但这样一来,对于升温/降温过程的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就会存在一定误差。尤其是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具有强度强、移动速度快等特点,给预报精准度带来很大挑战。 从数据处理上来说,国内绝大多数气象服务机构采用的理论基础都是统计学中的最大熵模型。该模型通过计算来获取待求参数,进而得到可量化的气象要素场。由于客观规律不可控制,因此无论计算过程多么复杂,采用什么算法,都无法确保最后的结果是完全准确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领域的蓬勃发展,国内部分气象机构开始尝试新的方法来提升服务的精准度。例如将传统的数值模式升级到新一代的数值模式,利用更加精准的初始场数据,配合先进的同化技术,争取把更多实时数据融入业务流程之中。此外还有运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兴企业,它们在摆脱传统模式束缚的同时也能带来更多的可能。当然,传统企业也不断在产品创新方面下功夫,例如推出AIU智能终端,打造移动互联的应用平台等等。
作为用户来说,可以多多关注不同渠道的气象信息,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购买。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传统业务还是新兴企业,官方认证的网站一定是其最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之一;而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虽然也做天气产品,但由于其本身并非专业气象机构,所以个人建议还是不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