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音乐学院怎么样?
学校现为陕西省省级文明单位并获得省级“园林式学校”、“治安合格单位”、“安全保卫先进集体”、“文明学院”、“最佳文明单位”、“绿化模范单位”、“平安校园示范高校”、“治安保卫先进集体”、“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等200余项荣誉称号,2011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现已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高职教育和附中教育,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培养体系,并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留学生部。学校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现建有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音乐表演3个博士点和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拥有1个省级重点科研基地。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和交响乐编导被陕西省确定“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的学科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和歌剧表演被陕西省确定为优势学科。2011年我校“陕西音乐研究基地”和“民族声乐教学与演唱实践协同创新中心”被陕西省确立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先期培育基地。
学校现设有作曲系、音乐学系、民乐系、声乐系、管弦系、钢琴系、视唱练耳教研室、基础部、社会科学部、体育部、艺术实践与管理部、现代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教学系(部、院、校),同时设有陕西艺术研究院、陕西中华民族文化研究基地、交响乐团、民乐团、附中艺术实验乐团、青年合唱团等20多个教学、研究及艺术实践机构。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35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岗位1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三秦学者”2人;陕西省“三五”人才4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0人,“陕西省优秀教师”3人,“陕西省师德标兵”4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3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3个,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个,“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标兵”4人;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规划教材9部。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扶持计划”3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3人。国家级“重点建设基地”1个、市级重点实验1个,陕西省音乐理论与民族音乐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