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在哪富阳?
“杭”字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汉朝。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把会稽郡的治所从吴县迁到了山阴(今浙江绍兴),因山阴有“杭”字,于是原来的会稽郡改称吴郡。晋朝沿用吴郡的称呼。 “富陽”在汉唐之前属于山阴县地,西汉时设县,名为“富陵县”;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富阳县”。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吴越王杨琏认为“阳”字有“皇帝”之嫌,改为“富阳”。 那么,富阳在哪里呢? 先看看地图 富阳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南部,东与下城区、江干区接壤,南与诸暨市相连,西与淳安县毗邻,北与西湖区交界。总面积1460平方千米,是杭州市面积最大的区县之一。 再说说历史 前面说过东汉建安十三年孙权迁会稽郡治于山阴并改名为吴郡。当时会稽郡辖境相当广阔,包括现在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以及上海部分地区。西晋末年,会稽郡迁往临安,并在今杭州城西筑建官城即钱塘郡城。同时,东吴在旧会稽郡城附近新建了富春亭,故称此城为“钱塘富春”。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发,浙江地区的政权却出现了南朝宋武帝刘裕之子临川王刘道规、南齐高帝萧道成、南梁武帝萧衍等,他们均将国都设在钱塘郡城。隋代,废郡设州,改钱塘郡为余杭郡,此时仍以钱塘富春为名。唐代,始建杭州,称“杭州府”或“杭州”,意为“海滨州城”之意。与此同时,“钱塘”“富春”也常用来做杭州的别称。如唐诗人白居易曾作《杭州春望》。宋代,杭州称“钱塘”和“浙西”。元代,设立杭州路总管府。明代,杭州府隶属江南省,清沿明制。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属浙北路政公署。 最后来看富阳 前面说了,富阳一带在汉唐之际属于山阴县地。而山阴县由于古代属于中原地区,因此史书上有不少关于山阴的记载。
例如东汉著名儒生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邑部》中有“山阴,会稽国都也”;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张昭创作的《广陵太守孙权碑》中也有“惟君体貌,标云汉之状;雅有奇操,曜明珠之辉。立志幽远,非止丘壑。年甫弱冠,宦游淮泗。适值乱离,遇土山之战。箭无虚发,矢尽回辕。轻锐既减,伤痍弥繁。灵帝嘉其功烈,乃诏拜尚书郎。”等等。山阴县在当时是比较著名的。 到了五代十国时,吴越国建立。据《十国春秋》载:“吴越王钱镠以唐亡国,命人凿石取印,铸作一枚,名曰‘天玺’。至太祖开国,方曰‘永安’。”又据清雍正《浙江通志》卷六十五《金石·古器》记载:“天玺,在(绍兴)府治内,方二寸,上篆文曰‘天玺’二字,旁刻‘永元二年(公元905年)造’十六字。”
“永元二年”指的就是唐昭宗李晔的年号,这一年号一共用了两年,前后接档的是“乾宁四年”。李晔也是被朱温篡位杀死的唐朝皇帝。 “永安”是指吴越国王钱缪的年号,共有十个年头,始于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公元924年)正月,止于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十二月(一说“永安”之年号为后汉高祖刘知远所加,见《十国春秋·吴越世家》)。 在吴越国以“永安”为年号期间,今天的富春江上游,也就是原桐庐县东北,有一小国称为方镇,国主姓袁。由于袁姓国主没有子孙承继王位,于是吴越王遣兵灭了方镇,并以袁姓国主的妹妹女儿分别为富春和富阳的两县夫人,以此管辖两县。此后直至宋朝统一江南,除少数年份外,“富春”和“富阳”分别作为县名一直使用。其中北宋初年在实行“封桩库”制度时将两县归属的藩镇也称为富春镇。南宋时,“富春”和“富阳”才各归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