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仙桥在哪里?

毕云天毕云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前有个问题问,《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的“丞”字到底念chuang(四声)还是读sheng(一声)。 当时看到几个回答都很有道理,不过现在想起,似乎都不完整。这个“丞”字应该这样读—— “丞相祠堂谁”(zhēng) 寻,“丞相祠堂"(chéng) 在什么地方。 "丞相祠堂",应该用"祠"字而不单用"相"字,原因是它作为一个地名存在时,往往与另两个字组成词。比如: 汉书·公孙弘传》:“故主父、公孙弘,并起闾阎,拔擢无阶,各为丞相。”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十七:“君王弃酒色,宰相思奸谀。” 宋·沈括《梦溪笔谈》:“中丞邓润甫建此阁于后,号‘宝文阁’”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乔彦杰一妾破家》:“本府太师乔彦杰,从幼丧母,是爹爹做丞相日,在江西收用的丫头,唤名桂香。” 清·魏禧《大铁椎传》:“会昌五年十二月,大雪暴寒,吾道如冻死,众拥至其家,始苏。是岁,京师大雪六七尺,寒甚。丞相以下,多病卧,不能朝。” 所以,杜甫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其实应该这样的—— “丞相(shǒu)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月休花风有痕,曲江池馆绝知音。 尤恨洛城重九日,满川红紫未全匀。”

曾镜伟曾镜伟优质答主

金仙桥位于成都西北郊的青羊区苏坡乡百仁村万石寺内,横跨小清溪,为万石寺古建筑群遗存之一。相传三国时刘备伐吴兵败,率孤军从三峡奔逃到此,在万石寺小憩乘凉,见小清溪隔阻,急匆匆过桥时将佩剑遗失桥下。寺僧得剑,见剑鞘上“金仙”两字,便将此桥取名为“金仙桥”。

金仙桥于1990年8月被列为成都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石砌平板桥,桥长10.5米,宽2米,净跨3.9米,2联3跨,墩长1.65米,厚0.5米。桥墩上宽0.5米,下宽1.1米,呈纵联楔形,桥面双孔空腹式,两侧有桥栏,通体用料石砌成,石质为石灰岩。1956年建双清水库时,小清溪被截断,河床降低,河水不再流经桥下,此桥成为路基的一部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