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地铁几个口?
雍和宫只有1个出口,位于雍和宫地铁站的西北角 地图上的A点就是雍和宫地铁站,C点是北门 地铁2号线从东北向西南穿过北京城的时候,有一个折返站——东四十条站。这条线路在1973年通车时叫北京东站至朝阳门桥线,后来改名为地铁二号线。它途经的区域是老北京的东四牌楼区域(因此东单、东四都被叫做“东四”) 和朝阳门地区。
在地铁建成之前,这一带的交通主要依靠西直门—北新桥的公共电车和京张铁路的南段(北京北站到清华园)。当时这里的住宅区主要是内城的贫苦民众和外省的移民聚居地,环境恶劣。随着近代北京城市的扩张,这里被划入城区范围,并陆续修建了众多公共建筑和寺庙道观以改善区域面貌,但贫穷和混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
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这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首先因为建国后对帝后陵寝的整顿,清东陵和清西陵都被撤走守陵人,改作他用地下党机关和学校驻地;其次由于中苏交恶,首都战略地位凸显,苏联专家团全数撤离,所有与军事有关的科研机构和工厂都迁往偏僻的农村;最后,还是因为那个伟大的名字——三线建设。
在大炼钢铁和备战备荒的号召下,大量工业项目被转移到崇山峻岭之中。很多现在著名的军工企业都是在那时落户北京远郊的。为了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不少工厂直接附设了中学和医院,甚至还修建了托儿所,彻底改变了当地民生面貌。
不过对于当时的政府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人民的福利,而是这些企业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对这项工程极为重视,大力投资,确保进度。据有关资料统计,作为重点工程的京西机器制造厂(北京第一机床厂的前身),就得到了来自中央和地方共8426万元的巨额投资,而当时全国的平均财政收入也不过每平方公里3.9万元。
虽然这个数据相比其他同批次建设的工厂已经算是很低了,但在现实中仍然有巨大的差距。以建厂时安置职工为例,原设计是5000人的规模,结果到了第二年就已经超过9000人。庞大的人员数量带来的是生活方面的需求暴涨。于是工厂自筹资金,在厂区外新建了学校、医院和住宅楼,使整个厂区变成了一个小型的现代化城镇,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工人“离乡不离土”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