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兵马俑怎么样?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俑一词最早见于汉代的《说文解字》,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认为:俑是像生人形,可见俑就是仿照人(或者动物)而制作的为人陪葬用的物品。古代主要是以活人殉葬,以俑代人殉葬始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人殉还有保留,但情况大为改观,人殉大为减少,而俑的使用越来越盛,许多诸侯国的殉葬以俑代替了活人。到秦代依然存在人殉,秦二世即位时处死了一批“先帝妃嫔”,并以“死者有过”之名“葬郦山”,极可能是殉葬于秦始皇陵。但从殉葬者的数量来看已较少。秦时用俑殉葬已非常普遍,但俑大多为半立体泥制或木制之物,仍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
汉代废除了人殉制度,用俑殉葬之风日盛。汉代的俑已从较低的水平发展到高度艺术化。俑已完全立体化,造型更加丰满、逼真,特别是釉陶俑的制作更是栩栩如生。俑还被赋予了更实际的用途:如官吏、仆役、乐舞百戏乃至牲畜和房屋模型,使地下世界能按照生前的情景重新构建。
汉代的俑有陶、木和石质之分,但陶俑为绝大多数,汉俑无论材质如何,都有共同的特点:大都有鲜艳的色彩,木俑、石俑的造型是在素胎上彩绘施色,而陶俑则是上釉彩。所以色彩也是构成汉俑艺术美的重要因素之一。汉俑的彩绘色彩丰富,以朱、黑、白为主色,间施绿、蓝、紫、黄等多种颜色。这种多色釉的陶俑在中国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