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南门大桥在哪里?
老南门大桥,又名南门外大桥、洗墨池桥(一作笔池)、草堂北桥头。唐时该地为外城南门之正门(今人民公园西南角);五代前后蜀时称“南广济门”;宋末元初改称“宣仁门”;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建,改名“正阳门”,清代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为拱形石桥后,又称为“南桥”或“南城桥”。1949年后,曾用名“人民路新桥”。 据史籍记载,这座桥梁始建于隋代开皇元年(581年),唐代大历元年(766年)毁于水患,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重建。明代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建都南京之后,对都城的外城进行了扩建和修缮。这一工程由工部尚书李允坚负责,在南门外筑新堤,将外城的护城河填平,在河上建起一座三孔桥,名为“飞虹桥”。后来由于河岸坍塌,又在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迁至原址南筑新堤,形成今天的护城河,并将旧桥拆除,在原址以南约三百米处再造一新桥。这时的桥身用条石砌成,两侧各设栏板和望柱。 到了万历年间(公元1582年),因洪水冲击及桥面石板断裂,又进行了修复。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因河水冲决,桥基塌陷,该桥被毁。
康熙五十六年三月,新任四川总督年羹尧奉旨督造此桥。新造的大桥基宽十二丈(约合三千五百厘米),深扎入土,上面铺石为基,架以梁木。桥的南北两端各筑有一座三层的砖砌堡式墩台。每座墩台上竖有八角亭子一座,南端墩台上的亭子四面开门,中间供着一座泥塑关帝像。整座建筑金碧辉煌,气势雄伟,是清代早期著名的建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