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广州玩带什么好?
来,上干货! 首先你要考虑的是带啥回来? 这个答案太简单了——广式点心! 毕竟,“吃在广州”不是盖的。你可以在各大众点评网上看到密密麻麻的餐厅,足有上万家。(我大广州真是一个让吃货幸福感暴增的城市啊) 但是,如果你已经吃过一箩筐的早茶,想换点别的口味,或者你只有一天时间,只想找个地方一站式解决午餐晚餐加宵夜,那么我推荐你去两家店。保证吃得你扶墙出。
1. 陶陶居 北京东路那家,是老陶陶居了。环境当然是没话说的。下午去还有功夫茶和点心配。点心都是一盅两件的价格,很实惠。 重点来了,这里有个“任点任食”套餐: 298元/位,可以任点任食各类点心。不过酒水饮料自付。对于酒肉穿肠过的朋友来说,真的很合算。 地址:越秀区北京东路654号(近凤阳路)
2. 丽枫酒店·餐吧 三文鱼刺身、甜虾、鲍鱼......这些平时单买很贵的海鲜在这里都可以任选两份! 人均消费100+,就能吃到撑! 地址:天河区林和村林和中路379号2楼 (地铁林和西站B出口)
【想吃点心却不想出门的,可以直接淘宝哦】
其次要告诉你带啥回去给亲朋好友。 这个就因人而异了。 我推荐你可以买些特色水果(芒果、榴莲等等); 还有新鲜的烧鹅鹅颈(淘宝有售)、盐焗鸡(淘宝有售)、虾饺(淘宝有售)之类的粤点;还有腊味(腊肉、火腿)、核桃、椰香糖等手信。
当然,最经典的就是广彩和广绣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能拿得出手的礼物。 【想买水果可直接前往一街之隔的广州友谊商店】 最后要提醒你,别忘记带钱包。因为很多好吃的都需要钱啊!
广东地处亚热带,终年不见霜雪,盛产亚热带水果与蔬菜,还有水产,禽类。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广东的食品加工业也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该省人民富庶,不仅衣食无忧,并且讲究穿着与吃喝。因此,在生活中,就形成了许多为人们所喜闻乐嚼的广东特味。 珠三角“四少”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出过许多大官、大商人。这里的饮食文化与内陆其他地区不同。由于这里的人注重于功名利禄,并且大都经商发家,很有钱,他们自然就有许多别人所无法企及的“味外味”。这里的人有“四少”:一少鸡味,大款大官用餐不用“鸡”。不是没鸡,鸡很多,而是用鸭。鸭子的营养价值以及味道,是完全无法与鸡相提并论的。这里的人不用鸡,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鸡”,成天被手下人“宰”,所以不愿用鸡,否则自己没胃口,心里也不好受。他们的“小刀手”、“马仔”才吃鸡肉。二少辣味。大款、大官无辣不欢,他们专挑有辣味的鱼虾河鲜吃,如吃甲鱼就专挑生蛋的、鳖肉苦辣的甲鱼,而且还撒上辣椒粉和芥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广东能吃辣味的人不多,大款、大官有了这种“本领”,自然就为自己的“味蕾”赢得了名声。三少甜味。大款、大官不喜欢粤菜那种甘香清甜、微浸豉油的做法,他们喜欢酸味重的食物,如田鸡、龙虾等用醋泡着吃,也有的用糖加醋配成酸味汁液,涮着吃。甜味在这里并不流行。四少香味。大款、大官不喜欢吃烧腊。不是他们不爱吃,而是忌讳吃,他们认为烧腊“霉味”重。比如叉烧,广东人说:“着”字倒过来写,就是叉烧的“叉”,“着”字倒了,霉了,不吉利。广州有一家酒楼叫“烧腊王”,生意始终上不去,老板为此十分苦恼。后来他经过研究分析,才知是“四少”的缘故。他改行经营烧卤、卤水,果然生意越来越好。
“两味”
广东人不贪图奢侈之味,也不求高档名贵,而更讲究味之“鲜”与“嫩”。“鲜”得似刚出水的河鲜,还淌着水珠。“嫩”得小牛犊没上过青草地,刚断奶。河鲜中以鲩鱼、鲮鱼为最。一般不用乌鱼、鲶鱼、鳙鱼。煮汤时,要用猪里脊肉、火腿,要嫩鸡、嫩鸭。蔬菜也讲究时令新鲜。如水笋、马蹄、冬菇、白菜、通心菜、豌豆苗、水芹,瓜类只用鲜嫩部分。广东人以生猛鲜活取胜,他们吃蛇,不管王蛇、蟒蛇多么毒,多长大,都要生吞活剥。吃果子狸也一样。吃虾也鲜、肥、甜、美为标准,他们吃虾不用田虾、溪虾、河虾,专挑海虾和东江虾。吃青蛙不用大青牛,而只用小青蛙。吃兔不用“老来少”和“小来老”,而用肉实嫩瘦相间的田免。 广东人也特别钟情于“嫩”的食物。他们吃的牛蛙,只有拳头大小,吃穿山甲也不用尺把长的,而用四只手掌和人中指长短的那种。吃猪肉不用成年猪,用小猪(乳猪)。吃狗肉不用老狗、犬狗,只要生狗。广东人吃鲜和嫩,除了体现在这些主食上外,还表现在配料的选择上。他们讲究用冬菇、草菇、南荠、蘑菇、发丝瓜、莲子、百合以及冬笋、春笋上,一般不用葱、姜、蒜、花椒等辛辣之物。
四不“
广东人最忌讳“苦味”。这里除了黄豆不甜外,其他豆类都甜,如扁豆、眉豆、绿豆等。他们认为广东自古以来多“苦”,够“苦”了,不能再有苦味。广东人也不爱喝苦味啤酒,只喝生啤(生啤酒)。他们吃苦瓜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人,不是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