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如何?
作为在番禺生活了20多年的外地人,对这个地方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虽然因为职业关系,经常来往于北京、上海、杭州和珠三角各城市之间,但每次回到番禺都倍感亲切。 番禺区位于广州市南部,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隔海相望,西邻花都区和南海区,南接中山市,北连越秀区。
全区总面积743平方公里(其中南沙新区面积215.6平方公里),下辖20个镇(街)。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番禺区常住人口为2088049人。 近年来,随着广州不断向南发展,番禺作为广州的南大门,其区位优势越发凸显出来。同时,由于地处岭南地区,这里又有着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自然人文资源。
如果说广州是“千年古城”的话,那么番禺的历史可以说更加悠久。据史书记载,夏商时期,番禺就已经建立了封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南海郡,番禺属南海郡辖地;汉元鼎六年 (公元前111年)设番禺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番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文物古迹众多,著名景点有宝墨园、南粤苑、沙湾古镇、余荫山房等,还有号称“广东第一峰”的大南山和被誉为“珠江明珠”的石楼镇,以及全国唯一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黄埔军校旧址。
番禺还是著名的侨乡,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达100多万。除了本土文化外,这里还具有浓厚的异国风情,让你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到异国浪漫情怀。
位于广州主城区南端的番禺区,拥有大学城、长隆旅游度假区、广州万达文化旅游城、沙湾古镇、莲花山旅游渡假区、百万葵园等知名景区,但你想不到,这些只是广州番禺的一部分,而隐藏在市内的一些番禺古村,才是番禺区内的精致名片。这些古村大多有上千年历史,保留了岭南文化遗存的痕迹,在高楼林立的都会内,成为广州不可多得的古韵之地。不妨趁着周末等闲暇时光,去番禺的古村走走吧。
古村里的民俗风情
蔡氏大宗祠、霍氏章台祠、余氏大宗祠……走入沙湾古镇,一条古老的沙湾水道横于村中,岭南民居环涌而建。岭南古村沙湾古镇拥有着千年历史,是陈皮文化、美食文化、音乐文化和宗祠文化的重要传承地,镇内的留耕堂(蔡氏大宗祠)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沙湾古镇中心地带的留耕堂(蔡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已有500多年历史。清乾隆年间重修的留耕堂,坐北向南,由头门、中堂、寝宫等组成,规模宏大,工艺精湛,整座建筑融合了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等岭南建筑装饰艺术,保留了岭南祠堂建筑艺术的典型风格和丰富内涵,对研究岭南祠堂建筑艺术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为岭南音乐之乡,沙湾古镇有着500多年的咏诗弹琴、吟诵粤曲的传统,更孕育出了享誉亚洲的粤乐一代宗师“何氏三杰”(何博众、何柳堂、何与年)。位于古镇中心的留耕堂不远处,便是展示岭南音乐发展的沙湾民俗艺术展览馆。来到馆内,不仅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装饰风格,还能参观到展示馆内摆设的古琴、扬琴、二胡等多种岭南特色的传统乐器,馆内还不时会传来悠扬的曲目。
此外,馆内二楼还展示了沙湾的历史沿革、沙湾三宝、粤曲艺术、美食文化等,能够全面了解沙湾古镇的风俗文化。离开艺术展览馆,还可以前往古镇内的古色书店、沙湾图书馆等地阅读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