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去哪里了?

酆媛睿酆媛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看到的“当地天气预报”是12小时内的; 而气象学上的“天气”指的是某一个地点未来的气温、湿度和气压情况(其实还包括很多其他的内容,这里不展开了)。气象台发布的大面积的,比较精确的“天气预报”一般是预测24小时的,而更精细的、具体的时间段(比如上午或者傍晚)的“短历时”“短期”或“短时”等等这样的预报,现在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各大气象台都可以做的很好。(我本人在气象局工作,虽然只是县级,但是我们的短期预报还是很有权威的。)但即使是这样,也还有误差,甚至也有有时候临时做出的调整。

其次,我们看到的“当地天气预报”是面向大众的,而气象学家们研究的“天气”则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对于大众来说看起来比较神奇的某些气象活动——比如龙卷风,台风,冰雹等等,实际上都是非常常见的气象现象,只是因为常常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所以才显得有点神秘。而我们平时经常看到的一些降雨,大风,多云等等,也是日常气象现象。 但无论是神秘的还是日常的,它们都是大气运动造成的,都有其科学的原理。

文花平文花平优质答主

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由多个指标共同组成,其中包括最基础的反映气象观测与气象预报符合程度的预报准确率。除此之外,天气预报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还包括预报的可用性、效益和成本利用率等。其中,天气预报准确率包括温度预报准确率、天气现象的预报准确率和风速预报准确率等多项具体指标。因此,有时人们感到"天气预报不准确"只反映天气预报单项指标可能存在的某种不足,还应该进一步明确,哪一种预报不准确。

"天有不测风云"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道出了风云变化的复杂多变。气象专家指出,由于天气变化遵循物理规律演变,具有可以认识的确定性。因此,人们可以并且正在逐步认识客观规律并进行天气预报,这也是天气预报存在并发展的科学基础。随着气象观测手段和数值预报模式的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将逐步提高。天气预报具有时效性和阶段性。因此,人们对天气预报结果的获取和判断应有时效概念,应以时效最长且最后发布的预报结论为准。

天气预报是气象台对将要出现的天气做出的分析和预测,是气象台通过组织对大气的观测和使用高技术手段收集的关于天气的信息,经过气象专家综合分析制成的。人们对它的要求是,既要预报出将要出现的天气现象(如晴、阴、雨、雪、霜冻等),又要预报出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风力、风向、湿度等要素的变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