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寒潮天气预报?
“寒潮”是气象学上专门用于形容寒冷天气的名词,它所描述的不是一种温度,而是一种极端的温度变化,通常将气温在两天内下降7℃以上,并伴有大风的天气过程定义为“寒潮”。 由于我国地跨纬度广,各地冬季温差很大,因此并不是所有地区的冬天的最低气温都能达到-25℃以下,也不是所有低温天气都是“寒潮”。
根据1963年制定的《气候术语》定义,只有当某地日平均气温下降到上述标准时,才能称该地的低温天气为“寒潮”;而若日平均气温度降到了0℃或0℃以下,则称为“冷冻”(也有称为“冷害”、“冰冻”的);如果发生了雨雪,还同时伴有道路结冰现象,就更明确了。 所以,如果只是气温骤降,但没有降至0℃以下和持续天数达不到两天的,不能称之为“寒潮”;但如果是冬春季节,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在个位数甚至不足十度,这样的天气过程同样要警惕,因为此时冷空气势力虽然不强,但一直徘徊在境内,难以出川。这种持续低迷的暖冬天气也同样会有造成作物冻伤的隐患。
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冬至前后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寒潮”高发时段,特别是当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之后,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短,气温也越来越低。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不少人因为忽视保暖而导致感冒,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道炎症等疾病。 所以,我们除了要时刻关注中央气象台公布的全国大风降温预报外,还要留意临近的省市级气象台发布的最新预报预警。尤其是身处北方的人,更要注意防范强冷空气可能带来的剧烈降温和大风天气。
目前看,12月24日至26日的这股冷空气影响范围最广,中东部大部都将出现明显降温。大家需及时添加衣物,做好御寒措施。
当寒潮来临时,人们往往能通过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得知消息,及时做好防范准备工作。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时候,我国人民是如何预知寒潮的呢?
寒潮是人们根据气温变化来定义的,因此,在没有气温记录的年代,人们肯定还有其他方法判断寒潮的到来和当时的天气情况。在古代,人们在劳动生活中,观察并总结了许多天气农谚,预示着寒潮即将到来的天气农谚就有许多。
“十雾九晴,十晴九阴”,指秋末冬初、冬末春初,如果出现了大雾天气,连着十天一般以晴天为主,而在这些晴好天气出现前,一般会有寒潮大降温天气的出现。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寒露无雨,八个冬月初穿棉”“秋雨定寒”等农谚都描述了由于冷空气入侵造成气温骤降的情况。
“西北黄狼,吃了满堂”,指初秋时节,如果刮起西北风带来黄土灰尘,往往标志着寒潮将要到来,秋作物可能遭受冻害。
“雷打秋,早收豆,迟收霉烂丢满沟”,秋季如果出现雷声,说明当地受了暖湿空气控制,而它的稳定层上面会有强大的冷空气南下,容易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处暑有雨,开秋晴,单在初冬阴又冻”,“处暑无雨干海棠,处暑有雨湿海棠”等说明了冷空气来临前,常有降雨天气发生。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夏至三更雨,头白赶太阳”“大水不过秋”“一场秋雨一场干”等农谚描述了寒潮入侵常伴随的降雨情况。
“三伏带立秋,还有两个月如老虎”“立秋反刮南风,秋雨隔夜隆”,“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大减又何如”“秋来连续刮大风,害虫当季少发生”等农谚描述了寒潮对农作物和病虫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