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红色景点?
1、香山双清别墅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街道香山南路东,原称“静宜园”,属清代皇家苑囿之中的一处建筑群落,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进驻此地时,正值暮春季节山花烂漫,故取白居易诗句中“山行趣还早,露重花清鲜”之意,取名“双清别墅”。双清别墅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同志在首都北京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从1949年至1966年的17年间),他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中国革命的战斗。双清别墅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从西柏坡进入北平,进驻双清别墅。为了继续指挥战争,毛泽东在这里建立了中共中央的办公室。同年9月中旬,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又移居颐和园内的玉泉山。10月初,毛泽东离开颐和园回到香山,住进了双清别墅。至此,中共中央在北平和北京的领导工作就都迁驻双清别墅了。当时这里虽然只是临时住了两间小屋,却成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坚强阵地。由于这里离天安门不远,毛主席可以每天到天安门参加群众游行活动;又可以经常去天安门广场与人民共娱同乐,因此双清别墅也称为“人民公园”。后来毛泽东住在双清别墅期间,曾在这里接见了许多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如朝鲜的金日成,蒙古的恩赫赛勒姆,阿尔巴尼亚的霍查以及苏联的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等。他们都在门前合影留影,留下了珍贵的纪念照。
2、北平大学法学院旧址 位于西城区大石桥胡同39号(原北大第三院)。始建于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初建时称“京师高等学堂”,清末学部改京师高等学堂为“京师大学堂”,民国元年(1912)成立北京大学,即沿用此名。民国十年(1921)学校由宣武门内马神庙迁入现址,因原址改为中山公园,故名北大第三院。 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北京沦陷,国立北京大学西迁四川,校务由教育界著名人士胡适兼任校长主持。1946年中日基本条约签订后北京大学奉令北返,校舍已遭日本侵略军破坏,无法使用于教学。
1946年底,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以北平大学工学院、北平师范大学和华北大学三部为基础组建新的北京师范大学并迁回原址复校,但只留下北平大学医学院作为筹备处的临时地址。1947年下半年,经国民政以行政命令批准,将北京大学的工学院划归新成立的师范学院,设立北平大学工学院,设土木工程系、冶金工程系、矿冶工程系三个科及一个地质学专修科。校址仍保持原北京大学第三院的旧貌.并于当年开始招生授课。 北平大学工程学院的师生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自己的办学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人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十多年里,学院先后增设了电机工程、化学工程两个系和一个工业会计专科班。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按照当时的方针和要求,对学校的院系进行调整,其中土木系的采矿专业并入中国矿业学院,机械系的部分教师和设备调入清华大学,其余师生组成建筑工程系、机械制造工艺及机械仪器制造这两个专业(科)系,同时成立了建筑工程经济专业、工业会计专业和供热通风两个专业(班)。
3、卢沟桥 又名芦沟桥亦作芦沟桥。位于北京丰台区永定河上,是河北省涞源县至北京市丰台区的永定河的桥梁,也是京畿重要的交通要冲。其始筑年代已不可考,据金《燕山集》载,金章宗完颜璟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曾在该处修建桥梁,元代重建,明代曾多次重修。 卢沟桥全长约1.1公里,宽约8米,桥面两侧均有石栏,石柱上均临刻楹联;每桥栏板都刻有浮雕,饰以云纹几何图。 1937年7月7日发生于中国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 今天的卢沟桥旁,有一座宛平城的城门正对着一座纪念碑。碑文由毛泽东题写:“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